何不秉烛游,且将明月寄清辉

2024-03-14 19:35:21 投稿人 : im 围观 : 89 次 0 评论

  序言

何不秉烛游,且将明月寄清辉

  在悠悠岁月长河中,诗词犹如璀璨星辰,辉映着华夏文明的瑰丽与风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以其豪放不羁、旷达超脱的文采,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其中,《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便是苏轼中秋怀乡之情的经典佳作。诗中那句“何不秉烛游”,更是道尽了诗人那份对亲人、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浓浓愁绪。

  一、何不秉烛游?

  “何不秉烛游”出自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诗,全句为“何不秉烛游?为我照婵娟。”

  秉烛,即拿着蜡烛。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本是把酒赏月的好时节。然而诗人远在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因此无法赏月。于是,他便提议与友人一起秉烛夜游,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怀乡之情。

  “何不秉烛游?”一句,看似简单质朴,却饱含着诗人的无限深情。它既是对友人发出的一种邀请,也是对故乡、亲人的一种思念。诗人无法靠近月亮,但他可以通过秉烛夜游,让烛光照亮自己的道路,陪伴自己度过这个充满思念的夜晚。

  二、为我照婵娟

  “婵娟”,代指月亮。这句话的含义是:拿着蜡烛游玩,为我照亮那皎洁的明月。

  中秋之夜,万里无云,一轮明月高悬于天际。诗人无法与亲人团聚,但可以通过秉烛夜游,让烛光与月光交相辉映,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

  “为我照婵娟”一句,流露出诗人浓浓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虽然身在异乡,但他仍然心系故乡,思念着家乡的亲人。而烛光与月光交相辉映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与故乡、亲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永远不会断绝。

  三、从明月到故乡

  在诗人的笔下,明月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更是一种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中秋之夜,赏月寄情,是古人表达思乡之情的传统方式。苏轼也不例外,他通过秉烛夜游,让烛光映照明月,以此来寄托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从“何不秉烛游”到“为我照婵娟”,诗人的目光从眼前的烛光逐渐延伸到天上的明月,再到远方的故乡。这是一种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人之所以如此思念故乡,是因为故乡承载着他的童年记忆、亲情纽带和精神依托。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故乡永远是他们心灵的港湾,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四、豪放与婉约交融

  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诗,既有豪放雄浑的一面,也有婉约细腻的一面。

  从“何不秉烛游”到“起舞弄清影”,诗人笔调豪放,满怀豪情与壮志。他高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至亲好友的深深祝福和对团圆的无限渴望。

  然而,从“何夜共剪西窗烛”到“故乡明月何处是”,诗人笔锋一转,情感变得婉约细腻,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他思念亲人,思念故乡,那种感伤惆怅的情怀,令人不胜唏嘘。

  苏轼的这首词,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有气势磅礴之美,又有委婉细腻之情,堪称词坛佳作。

  结语

  “何不秉烛游,为我照婵娟”,这句诗句承载着苏轼对故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与浓浓愁绪。它道出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心酸,也传达了华夏儿女对故乡那份割舍不断的深厚情感。

  在中秋佳节,当我们举杯赏月之时,不妨也吟诵一句“何不秉烛游”,让烛光映照明月,让明月寄托情思,在诗词的意境中,感受游子情怀,体味故乡情深。

相关文章

  • 高中学数学:开启智力的全新征程
    高中学数学:开启智力的全新征程

      前言   踏入高一,高中数学拉开了新一轮智力探索的序幕。它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把开启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大门的钥匙。本文将深入浅出地探究高一数学的四大核心模块,揭示其核心思想和解题技巧,助力同学们开...

    2024-11-01 12:01:27 诗歌欣赏
  • 花间独步,寻香觅语
    花间独步,寻香觅语

       1. 花前漫步,诗情满腹   诗人在江畔闲庭信步,被满目的繁花所吸引。轻盈的花瓣随风摇曳,如天女散花般唯美;芬芳的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诗人不禁驻足观赏,赏心悦目之余,思绪如潮涌动,诗情在胸中激荡。...

    2024-11-01 12:01:20 诗歌欣赏
  • 静坐窗前听雨声,心如静水明如镜
    静坐窗前听雨声,心如静水明如镜

      窗外,雨声淅淅沥沥,如一曲悠扬的乐章,缓缓敲打在耳畔,浸润着我的心灵。我静坐窗前,任凭思绪随雨声起落,宛若一叶扁舟,漂浮在绵绵雨意之中。   1. 雨声如诉,涤荡尘埃   雨丝轻盈,似少女...

    2024-11-01 12:01:14 诗歌欣赏
  • 檐下闻犬吠,夜归人踏雪寻家
    檐下闻犬吠,夜归人踏雪寻家

       引言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为人们带来无穷的回味和遐想。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便是诗词中流传千古的佳作之一。其中“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句,更是成为一个经...

    2024-11-01 12:01:07 诗歌欣赏
  • 诗词中的霸气
    诗词中的霸气

      气壮山河   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这句诗写出了将军在外征战,心中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情感,但是却无法及时回到家中团聚,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寄相思...

    2024-11-01 12:01:01 诗歌欣赏
  • 西汉·司马相如《高唐赋》原文、翻译及注音
    西汉·司马相如《高唐赋》原文、翻译及注音

       原文   ①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②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其状甚丽,衣服华饰,自言姓宓,氏妃,③下嫁于江,为水神。禹治洪水,变为鱼身。4.于是先王思念之,遂...

    2024-11-01 12:00:55 诗歌欣赏
  • 高中积累的优美佳句:照亮思想,点燃想象
    高中积累的优美佳句:照亮思想,点燃想象

      高中时期是积累优美佳句的关键阶段,它们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能为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添彩。以下精选了高中必背的优美佳句,旨在照亮我们的思想,点燃我们的想象。   一、自然风光   1. 青山...

    2024-11-01 12:00:48 诗歌欣赏
  • 而今迈步从头越:铸就新时代华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铸就新时代华章

      一、序幕:光辉的历程   《而今迈步从头越》上集以恢宏的气魄,带领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溯游而上。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这部影片生动再现了新时代十年来的辉煌历程。   二、聚焦:非凡十年...

    2024-11-01 12:00:42 诗歌欣赏
  • 钴鉧潭西小丘记的魅力与意境
    钴鉧潭西小丘记的魅力与意境

      前言   钴鉧潭西小丘记是唐代山水诗人柳宗元的一篇名作,详细描述了他在潭州郊外的一座小山丘上的所见所闻。这篇游记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2024-11-01 12:00:36 诗歌欣赏
  • 窠臼:诗词创作中的桎梏与突破
    窠臼:诗词创作中的桎梏与突破

      一、窠臼的定义   窠臼一词原指鸟兽巢穴的痕迹,比喻陈腐固定的程式和思想。在诗词创作中,窠臼是指沿袭已有的诗歌套路、意象和语言,缺乏创新和新意。它限制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流于平庸,缺乏特色。...

    2024-11-01 12:00:30 诗歌欣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