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张九龄(673-740),唐朝著名诗人、政治家。本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时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
二、秋景萧瑟,词人伤怀
1. 秋风瑟瑟,天地萧条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诗歌开篇,词人便勾勒出一幅秋景萧瑟、天地凄凉的画面。“萧瑟秋风”呼啸而过,仿佛在诉说着无情的岁月流逝,“换了人间”则暗示着人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叹。
2. 落叶纷飞,伤怀寄情
“换了人间”之后,词人感慨人生无常:“几度夕阳红,与谁同醉?”落日西沉,夕阳余晖映照着大地,勾起词人无限感慨。曾经的欢聚畅饮,如今却已物是人非,徒留凄凉。
三、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1. 往昔辉煌,如今落寞
“往事悠悠不堪问,近来唯觉厌逢春。”诗人回首往昔,曾几何时,自己也是满怀壮志,意气风发。如今却因谗言陷害而被贬谪,不禁心生感慨,对仕途心灰意冷。
2. 心境转变,寄情山水
“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人生遭遇挫折,词人却没有就此消沉。“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既是对前途的隐喻,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寄情山水,寄托自己的情怀。
四、诗歌意境,借景抒情
1. 秋景萧瑟,烘托情绪
诗歌以萧瑟的秋景开篇,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凄凉低沉的基调。秋风、落叶、夕阳等景物,恰当地衬托出词人内心的感慨和忧伤。
2. 借景抒情,委婉含蓄
词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失意,而是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委婉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淡淡的哀愁、淡淡的无奈,在秋景的渲染下,显得格外真切动人。
五、艺术特色
1. 语言精练,含蓄蕴藉
本诗语言精练,用词精准,意象丰富。短短四句诗,将词人的秋日感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2. 格律严谨,音韵和谐
本诗采用七言绝句的格式,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平仄相间,抑扬顿挫,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六、后世影响
感遇二首其二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秋日感怀诗,后世影响深远。历代诗人、词人纷纷和作,形成了一个“感遇派”的诗歌流派。
七、结语
感遇二首其二张九龄是张九龄被贬荆州后的作品,寄托了词人对往昔辉煌的回忆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诗歌语言精练,含蓄蕴藉,格律严谨,音韵和谐,是一首流芳千古的佳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