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2. 翻译
幼年时离开家乡,年老时才回来。
家乡的乡音没有改变,但我的鬓发已经斑白了。
村中的孩子们见到我不认识,
笑着问我,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3. 诗人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朝诗人,以其清新活泼的诗风著称于世。他出生于越州永兴(今浙江湖州市),在太宗、高宗、武则天等朝为官,官至秘书监。晚年辞官归隐,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4. 诗歌背景
这首诗作于贺知章晚年,当时他辞官归隐,回到阔别多年的故里。看到家乡的熟悉景物,他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5. 诗歌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回乡后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点明诗人阔别家乡多年,如今年老才回到故里。
次句对比了家乡的乡音和诗人自身的衰老,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第三、四句写儿童不识诗人,反问诗人从何而来,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陌生感,也暗含了物是人非的感叹。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看似平淡的叙述,表达出对家乡的深情眷恋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6. 意境赏析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诗人在回乡途中,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幼时的故乡。然而,故乡已非昔日模样,他成了一个陌生人。这种时空交错的感受,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7. 艺术特色
语言朴实无华:全诗使用白描的手法,语言通俗易懂,显现出贺知章 清新自然的诗风。
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平实的叙述,表达出对家乡的深情眷恋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情感真挚动人。
对比手法:诗人对比家乡的乡音和自己的衰老,对比儿童的不识和自己的询问,突显了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叹,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8. 后世影响
这首诗是唐诗中咏怀乡情的名篇,后世广为传诵。它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