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释
1. 伐檀: 砍伐树木。
2. 何: 代词,为什么。
3. 不: 否定词,不。
4. 石泉: 山泉的名字。
5. 伐: 砍伐。
6. 木: 树木。
7. 种: 种植。
8. 将来: 未来。
9. 子孙: 后代。
二、翻译
为什么不砍伐树木种植树木呢?
长流水汇集在石泉中,
砍伐树木,无益于子孙。
三、赏析
1. 环保思想
《伐檀》是一首呼吁保护环境的诗歌。诗人从砍伐树木对环境的危害出发,提出“何不伐檀种檀”的问题,反映了古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2. 因果关系
诗歌采用因果推理的方式,说明砍伐树木会导致水源枯竭,影响子孙后代。诗中“伐檀”与“不生泉”形成因果关系,强调了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3. 言简意赅
《伐檀》语言极度精炼,仅用四句诗就表达了具体的现象和深刻的道理。诗歌采用问句,加强了语气,激发人们的思考,给人深刻的印象。
4. 情感真挚
诗人对砍伐树木的现象深感痛心,情感真挚,呼吁之情溢于言表。诗中“何不伐檀种檀”的质问,表达了诗人对保护环境的迫切愿望。
5. 艺术手法
《伐檀》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流水赋予生命,使其具有汇集的功能。这种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表现力,更形象地说明了树木对水源的重要性。
6. 借古讽今
《伐檀》虽然是一首古代诗歌,但其环保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时代,保护树木、保护生态环境依然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7. 版本流传
唐朝李贺的《伐檀》是现存最早的版本,不过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宋朝诗人都写过《伐檀》,后世流传的也主要是这三个版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