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中记载了众多故事,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的生活礼俗和伦理观念。其中,以下两则故事探讨了礼制与人情的纠葛,耐人寻味。
一、曾子不赴葬
原文:
曾子寝疾,告弟子曰:“吾闻诸夫子,古者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吾今年七十矣,可以从心所欲矣,孰者与我游?”
弟子辈相视而笑,莫应。曾子不悦曰:“可者与我游,不可者勿与我游。”
弟子中有一人出,曰:“昔者由也事先生三年,所爱,先生之爱由也。今由与先生,寝处则异席,食处则异簋,所爱之甚未必如此,而先生之爱由也如此,由不敢不竭力。今先生疾如此,由不敢不从。”
曾子默然无应。
译文:
曾子卧病在床,告诉弟子们:“我听夫子说过,古代人到了七十岁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但不能越矩。我今年七十岁了,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了。谁愿意和我游啊?”
弟子们面面相觑,笑而不答。曾子不高兴地说:“愿意的就跟我一起玩,不愿意的就不要跟我一起玩。”
弟子中有一人站出来说:“从前,我孔由侍奉先生三年,先生所爱重的是我。现在,我和先生同吃同住却不在一起,所受的待遇未必如此,但先生对我的爱重却比从前更胜,我不敢不竭尽全力侍奉。现在先生病得如此严重,我不敢不侍奉。”
曾子沉默不语。
分析:
这个故事讲述了曾子对弟子严格要求,认为到了七十岁后就可以不受礼制的约束,但前提是不越矩。弟子们知道曾子爱重孔由,但为了遵守礼制,他们没有违背孔由的意愿,为他父亲守孝。曾子也理解弟子们的忠孝,尊重他们的选择。
二、子路讼母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吏谓子路曰:“昨暮有杀人者,其状如子路。”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吏谓子路曰:“昨暮有杀人者,其状如子路。”子路曰:“何为?”
吏曰:“不知。”
子路曰:“有杀人者乎?”
吏曰:“有。”
子路曰:“其状如何?”
吏曰:“如子路。”
子路曰:“何为?”
吏曰:“不知。”
子路曰:“何服?”
吏曰:“褐。”
子路曰:“杀人者与褐不获其身矣。”遂行。
至寝,子路之母问曰:“何迟?”
子路曰:“吾行甚迟。”
母曰:“吾闻汝杀人,今少一日至。”
子路曰:“吾未杀人。”
母曰:“汝身褐而行甚迟,吾是以知之。”
于是子路遂讼其母。
译文:
子路在石门过夜,第二天早上,守门吏对子路说:“昨天晚上有人杀人,长得像子路。”
子路问:“他做了什么?”
守门吏说:“不知道。”
子路说:“有杀人者吗?”
守门吏说:“有。”
子路说:“他长得像谁?”
守门吏说:“像子路。”
子路说:“他做了什么?”
守门吏说:“不知道。”
子路说:“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守门吏说:“褐色。”
子路说:“杀人者和他的褐色衣服都不会逃脱。”于是继续赶路。
到了住处,子路的母亲问:“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
子路说:“我走得很慢。”
母亲说:“我听说你杀人了,今天回来得迟了一天。”
子路说:“我没有杀人。”
母亲说:“你身穿褐色衣服,走得很慢,我就是这么知道的。”
于是,子路就把母亲告上了公堂。
分析:
这个故事表现了在法律与亲情之间的矛盾。子路虽然没有杀人,但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不惜告发自己的母亲。他的做法引发了争议,也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对孝道与公义的理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