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是龚自珍晚期创作的组诗,共21首,创作于道光壬寅(1822)年,距其逝世仅三年。这些诗歌以犀利的目光审视当时社会现实,抒发诗人对时局的愤懑之情。
一、时代叩问
龚自珍身处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内忧外患相继而至。他在《己亥杂诗》中发出时代叩问,质问社会之沉沦、国家之颓败。
1. 长歌当哭,为苍生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人以“长歌当哭”的悲壮语调,为饱经沧桑的苍生哀叹。面对“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他呼吁上天打破桎梏,降下有才之士,拯救危局。
2. 忧国忧民,悲愤交加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面对国家积弊日深,他愤懑异常,疾呼改革变革。
二、社会百态
《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百态,揭露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等现象。
1. 官场腐败,民不聊生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心不足冬雷滚。莫道桑榆晚,世事茫茫难自表。”
诗人以咏月喻时,比喻官僚贪得无厌,巧取豪夺,令百姓苦不堪言。
2. 穷困潦倒,无以为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龚自珍自身也饱尝仕途辛酸,仕途不顺,生活困窘。这首诗反映了他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的心境。
3. 盛极必衰,世事无常
“桑榆暝色二更天,闲倚阑干阅古贤。匣中宝剑夜有声,拔出试碎五陵烟。”
诗人感怀人生无常,盛极必衰。他以“匣中宝剑”喻指自己,即使才华出众,也难逃世事变幻的捉弄。
三、诗人忧伤
《己亥杂诗》中,龚自珍流露出浓郁的忧伤情绪,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与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交织在一起。
1. 壮志难酬,满腔悲愤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诗人慨叹自己年少不知愁,如今饱经沧桑,满腔悲愤难以言说。
2. 人生如梦,弹指一瞬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龚自珍感怀人生如梦,转瞬即逝。他借用《长恨歌》中的意象,表达对美好爱情和人生圆满的渴望。
四、诗人希望
尽管诗中流露着忧虑与悲愤,但龚自珍并没有沉湎于消极情绪中。他始终抱有希望,期待着国家复兴、社会变革。
1. 胸怀天下,忧时爱国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以“九州”喻指中国,呼唤时代风雷,唤醒沉睡的国人。他相信只要不拘一格,任用贤才,国家就能重振雄风。
2. 力透纸背,振聋发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句诗出自《己亥杂诗》中的《天台山民》一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诗句之一。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未来的向往,激励后世无数志士仁人。
结语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思想与情感的结晶,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既有他对国运衰微的忧虑,也有他对国家复兴的希望。龚自珍的忧国忧民之情、爱国爱民之志感人肺腑,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