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高望远,春寒萧瑟
寒食节,又称寒衣节、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在唐代,寒食节有禁火冷食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远眺、思念故人。
韩翃,唐代诗人,其《寒食》诗正是描写这一时节的感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歌首联,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满城飞花,东风拂柳。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的却是春寒料峭,不禁生出些许萧瑟之感。
二、追忆逝者,寄托哀思
寒食节也是人们追忆逝者的日子。韩翃在《寒食》诗中,借用汉宫传蜡烛的典故,寄托了对故人的哀思:
长安百万家,尽绝烟火三千里。
城外鬼燐燐,春寒似去年人影稀。
诗人想象长安城中百万人家,在寒食节这天都熄灭了炊烟,只有城外磷火幽幽,仿佛逝去的亲人仍在徘徊。昔日繁华的长安,如今却是一片冷清,让人倍感凄凉。
三、惜时感怀,人生如梦
寒食节不仅是追忆逝者,也是惜时感怀的日子。韩翃在《寒食》诗的最后,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遥怜故人思故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到伤心处,情随事迁变故来。
诗人遥想友人此时可能正在思念故乡,而自己身处异乡,不禁感伤万千。人生无常,世事变迁,唯有手中清笛悠悠,诉说着岁月的流逝。
四、春城散策,触景生情
韩翃的另一首名作《早春》也写于寒食节期间: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歌描绘了春城早春的景色:一场细雨过后,街巷沾湿,宛如酥油一般润滑。草色青青,虽有若无,似有若隐。
诗人漫步春城,感触颇多。这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比满城烟柳胜过千倍。
五、仕途坎坷,诗酒寄情
韩翃早年曾寄身于萧华、齐映等名门,后考中进士,但仕途并不顺遂。他曾为江西宣州幕僚,后又不得不在苏州、杭州等地担任地方官。
尽管仕途坎坷,韩翃却始终以诗酒自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寒食》、《早春》、《题大庾岭北驿》等作品,展现了他清逸洒脱的诗风,也寄托了其对仕途不遇的无奈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结语
韩翃的寒食诗不仅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也生动地展现了古人寒食节的习俗和情感。他的诗歌中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对人生的感怀,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韩翃虽仕途坎坷,但其诗词却永垂不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