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传,是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人物传记,收录了上古至隋唐时期许多品德高尚、不慕名利、隐居山林或远离官场的隐士传记。本文将介绍《高士传》的原文和译文,领略古代高士风骨。
1. 原文
昔者巢父与许由皆隐于首阳之上,巢父耕而许由灌园,巢父有饭未及炊,见许由过而招之共饭,许由辞曰:“吾闻至人食粗糲衣短褐,处幽岩穴,不与俗人居,汝奚为而召我?”
2. 译文
从前,巢父和许由都隐居在首阳山上。巢父耕田,许由浇灌菜园。一天,巢父刚做熟饭,看见许由走过,便招手请他一起吃饭。许由推辞说:“我听说得道的高人吃粗糙的食物,穿简朴的衣服,居住在幽静的山洞里,不会和世俗的人住在一起。你为什么叫我呢?”
3. 原文
巢父笑而不答,许由遂去。巢父负石而去,终栖于巢湖之上。
4. 译文
巢父笑着不回答,许由就走了。巢父背着石头离去,最终定居在巢湖之上。
5. 原文
扁鹊,勃海郡漳水人也。为人长于方脉,名闻天下,行年过百岁。尝至齐,齐桓侯客之。桓侯有疾,扁鹊视之,脉于足下,至额而言曰:“君之疾成于膏粱,非臣之所能治也。”
6. 译文
扁鹊,是勃海郡漳水人。他擅长医术,名声传遍天下,年纪超过了一百岁。他曾经到齐国,齐桓侯把他当作上宾。桓侯生了病,扁鹊给他诊脉,从脚脉到额脉,最后说:“您的病是由于吃多了肥甘厚味造成的,不是我能治好的。”
7. 原文
桓侯怒,扁鹊不复言。明日,扁鹊复见桓侯,桓侯又怒而欲杀之。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益深。三日后,当在肌肤,六日后,当在肠胃,九日后,当入骨髓。其入骨髓,臣于是乎亡矣。”
8. 译文
桓侯大怒,扁鹊就不再说话了。第二天,扁鹊又去见桓侯,桓侯还是生气,并想要杀了他。扁鹊说:“您的病还在肌肉组织里,现在不治以后会更加严重。三天后,就会进入皮肤,六天后,就会进入肠胃,九天后,就会深入骨髓。到了骨髓里,我这个大夫也无能为力了。”
9. 原文
桓侯不听,至九日果入骨髓,扁鹊亡。
10. 译文
桓侯不听他的话,到了第九天,果然病入骨髓,而扁鹊已经逃走了。
11. 原文
涓子,齐之隐者也。博学多才,解阴阳之术,能知来事,与管仲同时。鲍叔牙举管仲相桓公,桓公召见之,涓子从九十里而至。
12. 译文
涓子,是齐国的隐士。他学识渊博,精通阴阳之术,能预知未来。他与管仲是同时代的人。鲍叔牙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桓公派人请管仲,涓子也从九十里外赶来。
13. 原文
桓公曰:“吾闻相之法,必先察其形骨。今闻管仲好实恶虚,实者智,虚者愚,何以佐孤?”
14. 译文
桓公说:“我听说相术的准则,首先要观察相貌和骨骼。如今听说管仲喜欢实物而讨厌空虚,实物代表智慧,空虚代表愚蠢,他凭什么辅佐寡人呢?”
15. 原文
鲍叔牙曰:“君试问之。”桓公曰:“管仲,吾闻实者智,虚者愚,何故好实恶虚?”
16. 译文
鲍叔牙说:“您试试问他。”桓公便问管仲:“我听说实物代表智慧,空虚代表愚蠢,你为什么喜欢实物而讨厌空虚?”
17. 原文
管仲曰:“夫士有三实三虚,臣有其三实三虚。夫腹饱而四肢濡者,一实也;衣敝而席温暖者,二实也;邻有斗粟而无求假者,三实也。
臣有三虚:贤能而不使者,一虚也;明明而不能行拂难谏者,二虚也;出忠谋而不能任事者,三虚也。臣之所实者,君之所虚也,臣之所虚者,君之所实也。”
18. 译文
管仲回答说:“君子有三种实质和三种空虚,我有我的三实三虚。肚子吃饱,四肢湿暖,这是第一种实质;衣服破旧,坐垫温暖,这是第二种实质;邻居有粮食却从不求借,这是第三种实质。
我有三种空虚:有才能却不被任用,这是第一种空虚;明察善辩却不能反对错误的言行,这是第二种空虚;提出忠诚的谋略却不能得到重用,这是第三种空虚。我所拥有的实质,正是您所缺乏的;我所缺乏的空虚,正是您所拥有的。”
19. 原文
桓公大喜,拜管仲为大夫。
20. 译文
桓公非常高兴,任命管仲为大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