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徐霞客是我国明末旅行家、地理学家,他曾遍游祖国大地,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游记——《徐霞客游记》。其中,他的一篇游记《粤西游日记》中,对返景入深林这一自然奇观有生动的描写,让读者领略到他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诗词中的返景
返景,又称“晚霞”,是指傍晚时分出现在西方的彩霞。自古以来,返景就激发了诗人的灵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
1. 杜甫《旅夜书怀》: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返景入深林,芳园绿未成。”
3. 王勃《芙蓉楼送辛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长河渐落晓星沉,返影入深林。”
徐霞客的返景奇遇
公元1637年(明崇祯十年),徐霞客来到广西桂平县的西山游览。傍晚时分,他在西山的一片深林中徘徊,夕阳西下,彩霞万道,映照着四周的树木。徐霞客被眼前的奇景深深吸引,他停下脚步,凝神观赏。
天色渐暗,彩霞逐渐消失,但就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西方的彩霞迅速向东移动,就像是被山林吸引了一般,涌入了深林之中。徐霞客惊叹不已,他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象,不禁赞叹道:“返景入深林,此景只应天上有!”
返景的成因
徐霞客返景入深林的奇观,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叫作“霞光东移”。这是因为傍晚时分,西方的彩霞与东方的云层相交,在云层的作用下,彩霞会反射到东方的天空,形成返景入深林的奇观。
徐霞客的写意手法
徐霞客在游记中对返景入深林的描写,采用了写意的手法。他并未详细描述彩霞的颜色和形状,而是着重刻画了光影的变化和动感。通过“返景入深林”这一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灵性,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
返景的审美意义
返景入深林的奇观,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审美意象。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在徐霞客笔下,返景入深林不仅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结语
返景入深林的奇观,不仅体现了徐霞客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也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浪漫写意的审美追求。它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提醒我们关注自然之美,珍视我们的生存环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