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月寄相思
1. 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中秋将至,寄给远方亲友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二、花好月圆人团圆
1. 八月十五夜月
王建
中秋月,月满人圆,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念奴娇·中秋
辛弃疾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樽酒,一轮新月,与我共斟酌,千古恨,渺尘埃里。
三、月华如水醉诗魂
1. 水调歌头·中秋
毛泽东
千古风流八闽地,云山何处共中秋?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中秋月照旧习俗
1. 中秋月
李清照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古新。
2. 元夕与中秋
洪迈
元夕上元节,中秋八月中。一年纔两度,况属值此逢。
明月团圆及,佳人喜相容。曳裙歌月底,折桂弄花中。
五、寄情赋明月
1. 圆月
孟浩然
春风送暖百花开,明月何时照我还?
借问西楼何处月,一川烟草满城花。
2. 中秋月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六、中秋节的文化底蕴
1.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最初与农业活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成为一个庆祝丰收、团圆和寄托思念的节日。
人们在中秋节期间有赏月、吃月饼、放河灯等习俗。赏月是中秋节最主要的习俗,象征着团圆和美好。吃月饼寓意团圆,祈求来年丰收。放河灯表达了人们祈福平安、消灾解难的美好愿望。
2. 中秋节的诗词与文学作品
中秋节是诗人们喜爱的创作题材,历代留下了大量的咏月、中秋的诗词和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表达了文人墨客对中秋节的感受和向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