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碎昆山,英雄陨落
公元1275年夏,元军兵临南宋都城临安城下,南宋朝廷危在旦夕。时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文天祥奉命率军勤王,誓死保卫临安。
然而,寡不敌众,南宋军队在元军猛攻下节节败退。文天祥身负重伤,被俘于澉浦。元军劝降不成,遂将其押往大都(今北京)。
1279年,文天祥在北京英勇就义,时年47岁。南宋也随之灭亡。
二、香兰泣露,哀思绵长
文天祥被俘后,其子文天祥在昆山结庐守孝,日夜以泪洗面,思念亡父。一日,文天祥梦中与父亲相见,父亲手持一把断剑,对他说:“儿啊,国破家亡,吾辈忠臣义士,当洒尽热血,卫我中华!”
文天祥惊醒,悲痛难抑,遂写下《昆山玉碎》一诗,以寄托对父亲的思念和对南宋的哀悼: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世浮沉雨打萍,弹指荒台斜阳穷。
三、后人怀古,寄情千古
文天祥的《昆山玉碎》一诗,千百年来广为传唱,成为一首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明代诗人杨慎题《昆山玉碎》诗云:“玉碎昆山恨未平,凤凰无首絮飞零。中华血泪千年恨,一梦浮生何时醒?”
清代诗人王士禛评论《昆山玉碎》:“此诗千古绝调,读之令人泣下沾襟。”
四、忠义千秋,精神永存
文天祥的忠义精神和民族气节,成为中华儿女世代景仰的榜样。
他的《昆山玉碎》一诗,不仅是一首诗词佳作,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激励着后人爱国爱民,奋发图强。
昆山玉碎香兰泣露,这曲吴中凄婉绝唱,将永远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华民族不屈脊梁的象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