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著名的乐府诗,描写了峨眉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在此赏月的感受。本篇文章将提供峨眉山月歌的拼音版,并对其进行逐句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
诗歌原文(拼音版)
1.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 月似团团照九州,何当共剪西窗烛?
4. 却话巴山夜雨时,灯花落酒 стакан3 (杯)。
注释
1. 平羌江:即青衣江,流经峨眉山麓。
2. 三峡:指长江上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 下渝州:即下行至重庆。
4. 巴山夜雨:指巴山地区的夜雨,常被用来比喻离愁别绪。
5. 灯花落酒 стакан3 (杯):指灯花落入酒杯中,比喻时间流逝之快。
逐句讲解
1.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这句写峨眉山的明月如同一轮秋月,它的倒影映入平羌江水中。秋月清冷,江水流淌,勾勒出一幅静谧而优美的画面。
2.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句写诗人在夜晚从清溪出发,顺流而下,前往三峡。途中,他思念着远方的友人,但由于夜色朦胧,无法相见,只能继续前行。
3. 月似团团照九州,何当共剪西窗烛?
这句写诗人在月光的照耀下,不禁思念起了远方的亲友。他遥望明月,想象着与亲友共赏西窗之烛的情景。
4. 却话巴山夜雨时,灯花落酒 стакан3 (杯)。
这句写诗人想起曾经在巴山度过的那个下雨的夜晚。当时,灯花落入酒杯,流逝的时间仿佛也在提醒着诗人与亲友的久别之情。
赏析
峨眉山月歌是一首抒情诗,以峨眉山的月夜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既写出了峨眉山月的清丽之美,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悠长,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其中,“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寄寓了诗人对亲友的无限怀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结语
峨眉山月歌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切的情感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拼音版的呈现和逐句讲解,相信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感受李白独特的诗歌魅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