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竹竿挑起花团锦,烂漫飞扬人世繁。
沸沸扬州市井间,唯见金龙夺苏颜。
赏析:
苏轼这首词 描写儿童在端午节放风筝的热闹情景。孩子们放学后趁着大风,手持竹竿,放飞色彩缤纷的花团锦鸢。鸢高高飞起,在人间的繁华上空烂漫飞扬。沸腾的扬州市井间,唯独看见巨大的金色风筝夺走了孩子们的视线,让他们沉醉在放风筝的乐趣中。
2.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
孟郊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衫的感人场景。母亲用慈爱的手中线,一针一线密密地缝着儿子的衣服,深怕儿子在外漂泊受寒。临行时,母亲细致的针脚饱含着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希望。诗中最后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游子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3. 王建《题李凝幽居》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赏析:
王建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童子在松下玩耍的情景。诗人问起童子的老师在哪,童子回答说老师去采药去了。童子虽不知老师采药的具体去处,但他知道老师就在这座山中,只是群山幽深不知具体所在。诗中童子的天真烂漫与山中的云深不知处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悠远玄妙的氛围。
4. 崔曙《赠孤儿》
小儿垂两鬓,玉雪净肌肤。
但恨君孤苦,未识父母居。
寄言随母去,莫作野人家。
赏析:
崔曙这首诗是对一个孤儿的怜悯和关怀。诗中描写了一个肌肤如玉雪般洁净的孤儿,他虽然年幼却已经垂下了两鬓的长发。诗人痛惜孤儿的孤苦无依,并劝慰孤儿跟随母亲离开,不要留在野人家中受苦。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孤儿的同情和怜爱。
5. 高适《牧童》
曲罢前溪风又绿,卷我屋山窗竹。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赏析:
高适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牧童放牧归来的场景。诗中牧童吹着短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卷起了诗人屋山窗前的竹叶。牧童骑在牛背上归去,信口吹着短笛,没有固定的旋律,却自得其乐。诗中牧童的天真烂漫与诗人的闲适悠然相互交融,给人一种质朴而美好的意境。
6. 白居易《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赏析: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小娃撑着小艇,偷偷地采摘洁白的莲花。他不知道如何隐藏自己的踪迹,所以浮萍上留下一道划痕暴露了他的行踪。诗中小娃的淘气可爱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让人忍俊不禁。
7. 张旭《芙蓉池》
韦曲青青草,芙蓉池上开。
绿萍如细叶,朱槿似残腮。
阿母种瓜去,女郎卖菱回。
童孙知不语,阿鹊解衔杯。
赏析:
张旭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芙蓉盛开的夏日田园风光。诗中绿萍如细叶,朱槿似残腮,芙蓉盛开如美人娇羞。阿母种瓜去了,女郎卖菱回来了,田园生活安详而宁静。童孙虽然不说话,但看着四周的景色也能感受到快乐,阿鹊衔杯而归,更增添了几分生动的气息。
8. 杜荀鹤《儿童》
小儿不知母,弄瓦弄珠嬉。
母氏见儿笑,喜不胜眉舒。
赏析:
杜荀鹤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儿童在母亲面前玩耍的情景。小儿年纪尚小,还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只顾着弄瓦弄珠玩得不亦乐乎。母亲看见儿子天真烂漫的样子,脸上不禁露出喜悦的笑容,眉眼间都舒展开来。诗中描绘了母子之间温馨感人的画面。
9. 胡令能《渡牛津》
津头小女唤牛归,短笛横吹碧水流。
牧童岸上贪看笛,却立牛背过横洲。
赏析:
胡令能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女牧牛的情景。小女在津头呼唤牛群归来,手中橫吹着短笛。碧水缓缓流淌,牧童在岸上贪看小女的笛声,竟然忘记了过河,却立牛背上。诗中牧童的痴迷与小女的悠闲,描绘了一幅纯朴而恬静的田园风光。
10. 翁卷《竹里馆》
竹里馆,深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万壑千岩空寂里,
唯闻幽禽相与语。
斜阳古道西风瘦,
天际征鸿声断绝。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荒村路断,人踪灭,
高树萧萧晚雁还。
独怜瑶草芬芳歇,
还忆山中白石泉。
闲门向山路深闭,
尚思旧侣来寻址。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
翁卷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竹林中的幽静小馆。诗中馆舍深处,夕阳映照着深秋的雨景,万壑千岩空寂寥廓,只有幽禽在相互交谈。斜阳挂在天际,古道上秋风萧瑟,征鸿声远去。黄河被冰封,太行山也被白雪覆盖。荒村路断,人迹罕至,只有高树萧萧,晚雁归还。令人怜惜的是瑶草的芬芳已经消歇,唯独怀念山中白石泉的清泉。闲门紧闭,面对深山小路,还思念着旧日的友人来此寻址。童孙虽然不懂得如何耕织,但也效仿大人在桑树阴下学习种瓜。
这些古诗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儿童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以及母子之情、田园风光,展现了儿童世界中的各种情态,也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