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人与伯乐相遇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诗仙李白远游嵩山,偶遇当时任职于东都洛阳的宰相张九龄,这位政坛新星被李白的才华所折服,并向唐玄宗力荐,李白遂得到朝廷授命,入宫供奉翰林。
李白早年仕途坎坷,曾屡试不第,郁郁不得志。张九龄的出现,犹如一缕曙光,照亮了他的仕途之路。这份伯乐之恩,李白始终铭记于心,并以诗文表达了对张九龄的感激之情。
2. 奉召入京,意气风发
奉旨入京后,李白备受玄宗赏识,一度宠冠一时,意气风发。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道:"今者承蒙圣恩,幸蒙宠奖,宠辱若惊,俯仰流涕。"
然而,这种盛宠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奸臣李林甫的排挤和玄宗的疏远,李白的仕途之路再次蒙上阴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选择退隐山林,寄情诗酒。
3. 感怀旧人,明月寄托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李白流落湖北,写下了著名的《感遇》(又称《怨情》),诗中回忆起与张九龄短暂的共事时光,表达了对昔日伯乐的怀念和感伤。
诗人以明月喻己,以清风喻张九龄,表达了对张九龄品格高尚、胸怀宽阔的赞颂:"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秦娥》梦裡时。"
4. 逐客他乡,故人相逢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因卷入永王璘叛乱一案,被贬谪夜郎。在流放途中,他途经岳阳,偶遇贬谪于此的张九龄,不禁感慨万千。
李白当即写下了《过岳阳楼》,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既是对张九龄昔日帮助的感念,也是对两人命运坎坷的慨叹。
5. 诗词唱和,情谊不变
虽然李白和张九龄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但他们的友谊却从未间断。流放期间,李白曾多次写诗给张九龄,表达思念和敬慕之情。
张九龄亦有诗唱和,其中一首《答李端公见寄》写道:"疋马刚从西海还,天书未到岭南村。"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李白的关心和鼓励。
6. 寄托苍生,心怀天下
李白和张九龄虽然都生逢盛世,但他们对现实社会也并非全然乐观。李白在《感遇》中写道:"此生吾不信,虚度光阴爱日月。"张九龄在《答李端公见寄》中写道:"但恐群生事,未应草木情。"
可见,他们不仅关注个人的名利得失,更关注苍生的福祉,心怀天下。这正是两人人格高尚、思想深邃的体现。
7. 逝世之交,再续前缘
天宝三载(744年),张九龄郁郁而终,李白闻讯悲痛万分,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其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李白在表达对张九龄的怀念之情,也是对世俗权贵的控诉。他的孤傲不屈和洒脱豪迈,正是对张九龄精神的最好的继承和延续。
结语
李白与张九龄的邂逅和友谊,是唐代诗歌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以诗歌唱和,寄托怀抱,共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篇章。
李白的《感遇》不仅是一首怀旧之作,更是一部人生感悟。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要珍惜与良师益友的相遇,不忘初心,心怀天下,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乐观和坚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