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阔别家乡多年后返乡探亲时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在唐诗中广为传颂。
二、诗歌鉴赏
1. 诗歌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 意象分析
(1)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是一个时间跨度极大的意象,将诗人长期客居异乡的辛酸和思乡之情委婉地表达出来。
(2)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里既有对家乡语言的眷恋之情,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鬓毛衰表示诗人已经老了,但乡音依旧未改,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3)儿童相见不相识:这一句描写的是诗人归乡后与家乡孩子的对话,表现了诗人的感慨。多年离乡,故人已逝,物是人非,诗人已经成为一个陌生人。
(4)笑问客从何处来:孩子的无心之问,更衬托出诗人身份的尴尬和异乡人的身份感。
3. 情感抒发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通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三层情感:
(1)客居异乡的辛酸:诗中的“老大回”和“鬓毛衰”都暗示了诗人多年离乡的艰辛。
(2)归乡后的失落:诗人在归乡后,发现家乡已发生了变化,亲人已逝,朋友不再,自己也成为了一个陌生人,这种失落感弥漫在全诗之中。
(3)对故土的深情:尽管诗人归乡后遭遇了失落,但他对故土的深情却始终如一。诗中“乡音无改”就是对故土最深切的眷恋。
4. 艺术特色
(1)朴素自然的语言:全诗语言浅显易懂,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心境。
(2)精炼的意境:诗中仅用四句二十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3)准确传神的细节:诗中“儿童相见不相识”和“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细节描写,真实而细腻,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感人肺腑。
三、后世影响
《回乡偶书》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誉其“妙绝古今”,并写下“乡音无改鬓毛催”的诗句来表达对贺知章诗歌的钦佩。
在后世的艺术创作中,《回乡偶书》也成为许多作品的灵感来源。例如,宋代画家苏东坡创作的《回乡偶书图》就以这首诗为题,描绘了诗人归乡时的场景。
四、结语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它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深刻地刻画了诗人归乡后的心境。诗中既有对故土的深情,又有对人生的感叹,引发了无数后人共鸣。
发表评论